广西河池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文件 > 部门文件 > 县直部门文件 > 农业农村局
    索  引 号:000014349/2024-189488效力状态:
    发文单位: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成文日期:2024年07月31日
    标  题: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畜牧水产业)实施方案
    发文字号:罗农局发〔2024〕26号发布日期:2024年07月31日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4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畜牧水产业)实施方案

    2024-07-31 16:05     来源: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2024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畜牧水产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31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4年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畜牧水产业)实施方案


    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  关于印发2024年广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桂农厅办〔2024〕69号)要求,为强化养殖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公益性服务功能,稳定基层养殖业农技推广队伍,持续提高养殖业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水平,更好推动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场,为保障重要养殖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科技支撑,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按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条件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要求,组织引导养殖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履行好技术集成、示范推广、指导服务、人员培训等职能任务,加强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与半公益、经营性组织协同,集成组装综合技术方案,全面提高示范展示水平,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手段普及应用,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养殖业强县提供坚强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年度目标

    (一)因地制宜遴选、发布主导品种、主推技术2项,并通过农业科技示范点进行2场次以上示范展示推介,示范基地观摩总人数不少于60人(次),主推技术到位率超过95%。

    (二)组织农技推广骨干人才2人参加自治区组织的不少于5天的连续脱产业务培训,21名以上在编在岗的养殖业农技人员参加自治区组织的不少于5天(其中实训不少于2天)的先进成果普及培训(详见附件1)。招募特聘农技员2名以上。

    (三)中国农技推广APP使用率达到90%以上。

    (四)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抽样满意度超过95%,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对象抽样满意度超过85%。


    三、重点任务

    (一)深入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围绕保障重要养殖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组织开展包村联户做好技术指导服务,每名县乡农技人员至少联系2~3个新型经营主体、企业或农业科技示范点,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进村入户到场。 

    (二)提升畜牧水产业科技示范展示条件能力

    1.县级科技示范点。建设县级科技示范点不少于2个(其中畜牧业1个、水产业1个),遴选推介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2项以上,开展不少于2场次示范展示活动,学习观摩的农技人员和特聘农技员、科技示范主体总人数不少于60人次。规范示范点管理,打造先进适用技术展示窗口和基层农技人员指导服务综合平台。

    2.培育本地科技示范主体。聚焦本地特色畜牧水产业发展壮大、聚焦新型畜牧水产业经营主体和高素质农民遴选科技示范主体,遴选、培育农民技术员25人以上,加强良种良法良机良艺应用展示示范,加快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技术模式。通过精准指导服务、技术培训等方式,培训指导配套集成、简单易学的实用技术。提升农民技术员及周边农户科学种养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对脱贫户的辐射带动能力。

    (三)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招募特聘农技员2名,以招募防疫员、家畜繁殖员为主。招聘条件及程序参照《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1年广西基层农技推广特聘计划工作的通知》执行。广泛宣传特聘农技员优秀典型。

    (四)提升农技推广队伍能力素质。制定本县分类分级培训方案,启动选派程序并进行公示,建立培训档案。安排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人员参与自治区组织的各级各类培训,提升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五)鼓励探索农技推广服务新机制。构建以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为主体,科研院校、科技服务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半公益、经营性机构相互协同的服务体系。继续推行农技人员包村联户服务机制,因地制宜完善服务机制,将农技服务与当地畜牧水产业生产紧密衔接,强化重要农产品的供给保障和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加强与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开放大学农业农村学院等科研院校实施畜牧水产业新技术的推广,围绕集成生态栏舍、秸秆生物饲料化、疫病防控、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攻关等方面任务,形成一套适合我县猪、牛、羊、渔、禽现代生态养殖技术体系,改善养殖环境,减少养殖污染,降低人工、环保、防疫保健等成本,提高养殖综合效益。

    (六)提高农技推广信息化水平。普及使用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中国农技推广APP,加大直播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在线开展畜牧水产业农技服务力度。引导广大农技人员登录“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在线开展业务培训、问题解答、互动交流等技术服务,鼓励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信息平台获取服务信息,提高中国农技推广APP使用率和“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信息报送及时性、准确性。农技人员、科技示范主体、特聘农技员中国农技推广APP使用率达到90%以上,每月报送有效日志、农情等信息人均分别不少于2条,回答问题人均每月不少于3次。